发布于 2024-06-12
1、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索叶的奥秘的热情。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行为的生理基础》一课时,在导入环节,笔者将课前录制好的展现动物多种多样的行为的视频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与网络素材资源整合到一起,让学生在身边所熟悉的动物行为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问题实质。由此,揭开进一步探索奥秘的序幕。
2、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服务于他们学科教学的得心应手的教学媒体,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措施,是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必修课程。
3、.情境激励:学科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兴趣,首先要解决学生想学、爱学的问题。情境激励,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智力激励,要求学生对问题情境.积极迅速设想出解决的各种可能性。
4、大胆的尝试从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整合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思想品德学科,思考自己将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的有效途径,彰显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重要性。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希望信息技术能更好地为思品教学服务。巧用信息技术,巧设教学情境,激发情感参与。
5、推动课程融入信息技术。信息技术0工程的应用,想要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必须推动课程融入信息技术这一基本的概念,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应该通过融入信息技术来推动学科课程的教学。信息技术0提升工程,是教育部提出的推进国家中长期教育信息化的一项工程。